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 内容
行业新闻

刘琳:“三大工程”建设 惠民生稳投资

发布日期:2023-11-16     浏览数:     分享到:

今年4月和7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均对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作出部署。在日前新华社、央视的“权威访谈”中,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了加快推进“三大工程”建设的要求。“三大工程”是党中央根据房地产市场新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一方面在日前新华社、央视的“权威访谈”中,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了加快推进“三大工程”建设的要求。“三大工程”是党中央根据房地产市场新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可以加快解决民生短板,完善保障和市场体系,推进房地产发展模式转型,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另一方面,可以扩大有效投资,为稳定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据初步预测,“三大工程”建设能够带动的新增投资在万亿元左右,可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个百分点。

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是完善住房制度和供应体系、重构市场和保障关系的重大改革

今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率先探索实践。保障性住房按成本价销售,重点针对住房有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以及城市需要的引进人才等群体,从而“让工薪收入群体逐步实现居者有其屋,消除买不起商品住房的焦虑,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奋斗”。

保障性住房实施封闭管理,刚需可以通过保障性住房解决住房困难,改善性住房需求则通过市场来满足,从而让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实现“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完善了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场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制度,是大城市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城中村改造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

城中村居住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多,配套设施落后,存在公共卫生、房屋安全隐患多等突出问题,亟须改造。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部署。超大特大城市及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正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具备条件的实施拆除新建,不具备条件的开展经常性整治提升,介于前两类之间的实施拆整结合。

城中村改造可以大幅改善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环境,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是重大民生工程。城中村中租住着大量外来人口,是新市民集中居住地区,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改造后将提供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现行做法中,深圳市已经在城中村改造项目中通过综合整治提供集中式出租公寓,极大地改善了外来人口的居住质量。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还可以集中规划分散在城中村的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初步测算,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明年可以带来5000亿元左右的新增投资,大约能拉动投资增长1个百分点。在城中村改造资金支持方面,国家在专项债、专项借款、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目前,广州、上海均已在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项目。其中,广州推进广州火车站片区、城市新中轴(海珠)片区、罗冲围片区、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四大重点片区进行“统筹做地”试点;上海计划今年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10个,计划到2025年年底中心城区周边“城中村”项目全面启动,到2032年年底“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面完成。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城市韧性的重大举措

今年二季度以来,针对经济运行出现的新变化,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谋划实施了一批储备政策,为经济持续恢复提供有力支撑,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其中重要一环。

在超大特大城市进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平急两用”设施的“平”时用途大多与传统公共基础设施相近,“急”时则可满足洪灾、地震、疫情、火灾等紧急情况发生后的临时安置、应急隔离、物资保障等需求。目前一些城市提出“平急两用”设施较多应用的领域包括旅游、康养、酒店民宿、公共卫生、应急避灾、城郊大仓物流等。例如,北京提出“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在“吃、住、行、医、集中承载”五大场景,分别为:农副产品保供基地、综合物流枢纽、旅游居住设施、高速服务区、医疗体系。

从短期看,“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带动一定数量的投资,有机构估计在4000亿元左右。从长期看,“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可以有效补齐超大特大城市应急能力建设短板,同时提升城市文旅、物流、居住等品质,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统筹城市发展与安全。

今年四季度,中央财政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以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在积极财政政策下,预计“三大工程”在惠民生同时,将成为扩投资的重要着力点。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